返回上頁    

 一次輕鬆開心之旅

─ 新風社畢業40週年東莞遊後記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育華第三屆(新風社) 聶鳳貞

於70年代第二個年頭畢業的育華第三屆新風社校友, 在畢業後40週年的今年4月底, 舉辦了一次”東莞遊”旅行, 在輕鬆悠閒的行程中, 各校友、班友和家屬開開心心共聚了三天, 他們醉翁之意不在’遊’, 志在敍舊、閒談、講笑、打’牙較’。

有人問, 東莞沒有什麽景點, 為什麼選擇這個地方旅遊呢? 原來當新風社校友讀中一、中二級時的班主任李郭全老師是東莞人, 他經常返家鄉探親和旅遊, 熟悉東莞, 於是, 負責籌備是次旅行的其中一位校友向李老師諮詢到東莞遊的可行性, 結果一拍即合, 同團的還有李老師的另一班高足, 他們是育華第二屆斌社校友。

雖說東莞沒有什麽名山大川, 但也有不少值得一遊的好去處, 在李老師的推薦和引領下, 此行所到的景點也很不錯:

參觀了袁崇煥紀念園, 各校友聽過導賞員講解袁崇煥的光輝事跡, 看罷介紹英雄故事的精工浮雕, 大家對這位明末的愛國名將不由得肅然起敬;
乘著街渡, 渡過東江, 校友們踏上了東江上一沖積小島─鯉魚洲, 在島上觀賞農村的田野風光, 有的看看村婦挖掘地下的薯仔, 有的跟著一位老婆婆在蔗田拿著簾刀斬蔗, 有的到鷄場觀看鷄只’急行軍’‧‧‧

”李家坊”是這次旅行最為特別的、一般旅行社也不大可能安排去到的景點, 此處正是李老師的親人居處所在, 校友們拜訪過李老師的姐夫、嫂子和姪兒、姪孫, 其中有斌社的校友來到這所40多年前曾住過的村屋, 與當年曾探訪過李老師的家人見面, 他們相聚的一刻, 不禁熱淚盈眶;校友們在這幢三層高的村屋天台上, 大家遠眺村內村外, 細聽李老師介紹鄉民的生活變化, 從他的描述中除了看到農村家庭的’三代同堂’外, 同時也看到村屋’四代同村’的演進‧‧‧

探訪過現代的農村, 大家接著去到有600多年歷史的”塘尾古村”, 村內有大批明清建築, 可看到大量石雕、木雕和灰雕, 又可看到採用青磚和紅石建造、排列整齊的村屋, 屋前屋後植有花草, 環境寧靜; 參觀其間, 一所保留著60年代文化大革命痕跡的大屋, 喚起了校友們的歷史回憶, 當年唱過的歌、跳過的舞不其然浮現眼前, 大家不約而同唱起來, 有的校友更情不自禁舞起來, 寧靜的祠堂響起了校友們嘹亮的歌聲‧‧‧

遊過新舊農村, 行程的第三天參觀清代廣東四大名園之一”可園”, 校友們到了這個亭台樓閣、樣樣俱全, 具有嶺南園林特色的古建築中, 在欣賞園主人的生活品味之餘, 更雀躍在庭院花圃之間, 女校友更是三五成群, 興致勃勃地拍下獨照、四美圖、六美圖、八美圖‧‧‧

遊完”可園”, 行程未完, 遊旅車把大家送到了東莞市政府廣場, 校友們置身這個聽說比天安門廣場還要大的廣場, 心胸頓感開濶, 放眼環抱著廣場的建築群, 除了東莞市政府大樓、東莞展覽廳、玉蘭歌劇院、圖書館、會議大廈外, 還有青少年活動科技中心, 此外, 廣場上矗立著一座耀眼的雕塑, 名字叫《紐帶》, 其長長的紅色飄帶和網線組合極富動感,  9位女團友在一位’義務女導演’指導下,  齊齊在《紐帶》塑像前來個蹬腿單脚擺post, 姿勢美妙、活力十足, 男校友忙著高舉相機, 留下了她們’歷史性’的一刻, 情景實在叫人’感天動地、嘆為觀止’。

旅遊過程美中不足的是原計劃到著名景點”松山湖”旅遊當天, 適逢內地長假期, 當旅遊車駛近該景區附近時, 但見園內人山人海, 水洩不通, 為免在人潮中擠迫, 大部份團友寧願放棄此行, 接受李老師的建議, 改道到江邊綠化帶之濕地公園逛逛。

日間遊山玩水, 晚上餘興節目任君選擇:釣魚、按摩揼骨、蔴雀耍樂、卡拉OK等, 團友們各式其式, 各自精彩。 遊山玩水之外, 團友們享用到酒店豐盛的早餐之餘, 又品嚐到東莞美食’奇香鷄’,塘尾古村巧製的’糖不甩’, 以及李老師家人親手造的地道糕點’艾角’、’蘿白絲角’和 ‘糯米糍’。

看著校友們的歡樂臉容, 聽到大家的豪放笑聲, 收到團友們對是次旅行滿意的表示, 負責籌辦旅行的新風社’九男女’校友, 深感’腦’懷安慰, 超值超值! 而一班同學在畢業後40年再聚首一堂, 共渡愉快輕鬆旅程, 認真難得。

點撃連結 相片提供者
相片瀏覽 黃偉鋒(中華強社)
相片瀏覽 岑福昌(育華第二屆)
相片瀏覽 沈萬鈞(育華第二屆)
相片瀏覽 李頌明(育華第三屆)
相片瀏覽 李頌明(育華第三屆)
觀看短片 沈萬鈞(育華第二屆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