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上頁

 樂壇廣泛敬重 創改民樂等身

源漢華﹝東初﹞老師風範永存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黃潔玲(中華中學校友)

  本港著名民樂與合唱指揮家、作曲家、樂評家與音樂教育家,亦曾是中華中學的音樂教師東初先生﹝原名源漢華﹞,於20091127日不幸離世,享年82歲。

 

   同年1217日晚,本港各界友好及其學生舉行了追悼會,表彰他生前對音樂及音樂教育的成就,到場致祭者達數百人,中聯辦、藝術發展局、華南影聯、教聯會、教育局都有人出席,而合唱團友好就更是擠擁,包括恰巧邀請來港的中國著名合唱指揮家嚴良堃、香港合唱團協會主席費明儀等。此外,一個追思東初先生藝術成就的音樂會,將於今年5月初舉行,屆時約有7個藝團400多人演繹他創作及曾指揮的作品。

致力開拓及推動民樂

  東初先生生於19272月,是廣東省東莞縣石龍鎮人士。一生熱愛國家、熱愛生活、熱愛家庭。音樂藝術是他一生經營的專業,特別是民樂與合唱藝術。早年肄業於香港中華音樂院,後隨范希賢學習作曲,繼而就展開了長達近60年的音樂藝術生涯,成為本地資深民樂指揮家與作曲家。

他曾改編了超過200首民樂合奏曲,更創辦了香港第一個民樂團。1958年他擔任華南電影工作者聯合會民族管弦樂指揮,1965年至1982年間擔任香港華人文員協會民族管弦樂團指揮兼作曲。他先後創作了多部大型粵語方言作品,包括歌劇《收租院》,清唱劇《火海新歌》,改編管弦樂交響詩《嘎達梅林》及琵琶獨奏曲《狼牙山五壯士》為民樂合奏。60年代出版改編《廣東音樂合奏曲》及兩集《中國民間音樂合奏曲》,灌錄唱片包括有香港第一張大型民族樂團演奏唱片《漢宮秋月》,還有《山茶花》、《獅子滾球》、《中國民間音樂精選》和《彩球舞》等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同時告別舞台與生命

與此同時,他不時在報章或雜誌撰寫中西音樂評論。一生追求自己的喜好,音樂專業外,其他諸如攝影、旅遊、飲食都是他工餘的嗜好,這位老人家從沒有退休意念:「做音樂的沒得退休可言,相反做得越久經驗越加豐富」。1998年起擔任香港高齡教工合唱團指揮及音樂總監,直至200911月逝世,整整長達11年。就在去年1226日於本港舉行的「穗港澳退休教工聯歡晚會」上,他正為香港高齡教工合唱團的演出執棒時,興奮昏倒送院,至翌日下午與世長辭,正式告別舞台、告別生命。東初先生一生推動音樂藝術事業至情至誠,深受藝術界諸方人士敬重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一手創辦母校合唱團

源漢華先生﹝東初﹞第一份教職就是在1954年進入母校中華中學任教音樂科,儘管只是任職一年,卻貢獻良多及顯出他對音樂的熱誠與才華。據現任校友會主席鍾柏生的回憶,他正好在同年入讀母校,有機會接受源老師的教誨,感到源老師不只認真講授樂理,而且為人和藹可親,樂於助人,在短短一年的裡,已組成學校合唱團,並成功舉辦「紀念冼星海音樂會」,並親自指揮《黃河大合唱》,還記得當時獨唱〈黃河怨〉的就是李錦蘭校友。及後,源老師轉移到香港勞工子弟學校,繼續他的音樂教育生涯。

源老師在母校任教時間雖然甚短,卻對母校十分關注,特別是對校友會的工作十分關心。每年校友會的聯歡聚餐活動,他逢請必到,且每次皆與校友親切交談,盡歡而散;校友會於去年才成立的歌唱組,有一次排練邀請他作臨場指導,他認真聆聽了排練的過程,具體而鼓勵性地提出了寶貴意見,給大家的啟發很大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個性豁達性情中人

東初之所以贏得眾人的肅然起敬,並非是他在指揮棒下的威儀,恰恰相反,是來自他爽朗豁達、風趣幽默的性格與情感投入的舞台風範,當他感到演員演出前太緊張時,他居然給大家說笑話,讓整個氣氛頓時改觀,成功地操控演出情緒。近年來,他與朋友侃侃而談的多是高齡教工合唱團的大計,其次是外遊的連串規劃,使人感到他要做的事情還有很多。當談到早他而去的老朋友黎鍵﹝黎保裕老師﹞與楊麗君﹝報刊音樂版編輯﹞時,他總是嘆息不已,感觸良多,表現出他是個性情中人。

人生歷程不外數十載,而源漢華老師以他數十年如一日的專業精神及與人為善的待人態度,用樂章與指揮棒凝聚了音樂藝術成就,推動了本地民族音樂的發展,亦贏得了朋友們與眾多學生的廣泛敬重。

源漢華老師風範永存!

源老師與中、育會歌唱組成員大合照